在上一篇中,我们分享了从小小班到小班阶段,惠立幼儿园在幼儿PSED(幼儿的个人、社会、情感发展,“Personal,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简称PSED)方面侧重于环境适应性、独立性和个性的慢慢养成。本篇我们将着重于中班和大班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对幼儿园的同伴和老师已经非常熟悉,交朋友、日常沟通和交流是他们已经掌握的能力。
▲点击阅读幼儿发展七大领域之PSED第一篇
在这个阶段,我们强调孩子在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情绪和行为管理能力这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比如有的孩子非常有自信,但在自我管理方面比较弱,那我们会更有针对性地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规则意识。
同时也要提升他们在三方面的进阶能力,比如当他们交到了朋友,该如何保持友谊,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在自我意识方面,学会更有条理、有组织的表达能力等等。
下面我们以惠立幼儿园大班的课堂观察为例,展示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老师如何提供多样的机会、采用灵活的策略时刻关注和帮助孩子在PSED方面的成长。
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韧性?
大班的小朋友每周都有一张挑战列表,在日常学习中,无论是数学、艺术、手工、读写、运动等,任何一项都可以成为“挑战”的内容,这是对他们尝试的鼓励,也是对他们责任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周三的大班课上,老师可能会找到本周在挑战列表上只有一条记录或没有记录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虽然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但老师在最开始拿到他们空白的挑战卡,会先问他们:“完成这一周的挑战任务应该是谁的责任呢?”
当孩子们还不明白“责任”的含义时,答案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老师会明确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责任,完成每周的任务卡挑战。“之后老师便带领孩子们完成某一项具体任务。
比如这项任务可能是自然拼读,老师用“准备旅行箱“的游戏带入,先教孩子们图片中各种不同旅行用品的读法,带领他们练习正确的发音,然后让孩子用图画的方式把自己想带的物品画入行李箱中,最后需要孩子们用自然拼读的方式把物品的名称写在对应的位置。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项综合的挑战任务,既有物品名称(读),也有动手写画,最难的是自然拼读(写)。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孩子们通常会“卡“在自然拼读的环节,老师则耐心地教他们自然拼读的方式,对照自然拼读卡片,让他们一次一次学习如何通过发音拼写出单词。
这既是对老师耐心的考验,也是对孩子韧性的培养,在老师不断的鼓励下,孩子们去尝试一个一个单词拼写,最终逐步完成。在孩子完成这个挑战任务之后,老师则在孩子的挑战卡上记录下挑战内容和简短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在结束之前,老师还会问每一个小朋友:“完成每周的挑战卡是谁的责任呀?“
此时,每一个孩子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实践,完全明白了“责任“的含义,他们都会肯定地表示:”这是我的责任。“
善良和尊重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上一篇关于PSED的文章,我们已经提到过将惠立的价值观融汇到孩子的PSED中,这也体现大班的日常细节之中。
一次孩子们在圆圈活动中学习奇数和偶数,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能发展,课堂延展到多媒体教室。
孩子们在中间排成一排,当屏幕上出现数字,他们要先判断数字,再选择跑到左边的“奇数区”或是右边的“偶数区”。老师还会变换指令,比如“这次只有女生们选择”、“这次是五周岁的小朋友选择”等等,提升孩子对性别、年龄的意识,同时让他们在变化中发现趣味。
孩子们跑来跑去玩得很认真也很开心,不过就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尿裤子了。老师及时发现了情况,保育员迅速将孩子带到卫生间,为他清洁,其他老师带领孩子有序离开现场,并请清洁员及时恢复教室的干净整洁。
不过这并没有结束,老师将小朋友带回教室,他们围坐在一起,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因此而“嘲笑”其他人,因为大家刚刚玩得太开心了,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虽然这个孩子发生了一些意外状况,但我们是他的同学、朋友,要对人善良、有礼貌,更要尊重他人,听到老师的解释,有小朋友还举手表示,他的表哥读二年级了,有时候还会尿床,大家听到这里都笑起来了。在活跃的气氛下,小朋友回到充满有友爱氛围的教室,他自己也会很快不在意刚才的意外状况。
在孩子的教育中,比起数学、读写这些可见的教育内容,孩子的品质、特性、价值观、幸福感的培养更无形,也更具挑战。我们没有一堂课专门去教PSED,因为孩子的PSED融汇在他们生活在幼儿园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让孩子得到正面反馈
对于惠立幼儿园来说,帮助中班和大班孩子在PSED方面提升和进步,需要家长的携手共进,以下是我们提供的建议:
对于缺少自信心的孩子,我们发现他们很可能是害怕失败。其实在这种儿童心理背后,是孩子可能尝试做过某件事情,但没有得到来自大人的反馈,或者更糟的是,他们得到了负面反馈,比如被批评、被指责等。
没有反馈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也许“没有做对”,而负面反馈则是“我做错了”,这对孩子去探索和发现世界、尝试新事物非常不利。
对于家长来说,在面对孩子的行为或语言时,最好先不要去判断这件事“是对是错”,因为无论“对错”都是从成人的视角看待这件事,相反,试着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也许你会发现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是如此与众不同的。
用正向的语言鼓励他们,对他们的行为、语言给与及时的回复和反馈,保持和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你会慢慢发现孩子的改变。
在大班斑马班的教室中,有一张非常明显的标语,它展示了老师对幼儿教育的期待和目标,我们希望在家园合作中,和孩子一起做到:Try , Try, Try, Can, Can, Can!